廊坊市公安局安次分局推行“小区域”巡逻防控新机制
廊坊市公安局安次分局推行“小区域”巡逻防控新机制
“一降一升” 平安相伴

图为10月20日,安次公安分局龙河派出所民警在万达广场巡逻。
陈思
“现在不管是白天上街买菜,还是晚上下班回家,总能看到巡逻的警察,心里特别踏实!”家住廊坊市安次区的李阿姨笑着赞许。她口中的变化,源于廊坊市公安局安次分局推行的“小区域”巡逻防控新机制。
廊坊安次公安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今年以来,创新推出“小区域”治理模式,通过划小单元、精准布防,让平安触手可及。他们将主城区划分为15个重点区域,其中包括9个市场商圈、4个公园夜市和2所医院学校,针对不同区域特点量身定制防控方案。
警情做向导 处警提速度
“过去感觉警察很忙,现在感觉警察就在身边。”在K2狮子城银河湾商圈经营奶茶店的小王深有感触,不久前,他店铺附近发生一起纠纷,巡逻民警很快就赶到现场快速调解,“这速度,没得说!”
这得益于安次公安分局建立的区域警情“日研判、周调度”机制。警方根据每日警情变化,动态调整勤务模式,确保警力跟着警情走。如果某区域警情上升,从派出所到分包局领导都将承担相应责任,这种压力传导机制让每个人都绷紧了“安全弦”。
警力沉下去 平安有保证
安次公安分局刚性落实机关警力下沉机制,机关民警带着“任务单”支援区域巡逻,与派出所责任共担,重点区域巡逻警力因此增加了80%,日均巡逻时长达到6.8小时。同时,他们还联合交警建立交巡一体巡防机制,实现职能融合、优势互补。
据统计,区域巡逻警力今年以来已先期处置群众溺水、突发疾病、醉酒滋事及人员被困、儿童(老人)走失等紧急警情100余起,万达广场、北昌菜市场等重点区域警情环比下降。
巡控立体化 织密防护网
现在走在安次区街头,你会发现警务站焕然一新,巡逻车不时经过,民警步伐坚定地行走在人群中——这张立体化的巡控网络正在高效运转。
全区7个警务站已完成升级改造,按照常驻站、临时站两种模式配备警力。发生警情时,就近警务站先期处置,平均出警时长缩短30%,5分钟到场率达到100%。“有一次我手机丢了,跑到警务站求助,民警二话不说就调取周边公共视频,十分钟就帮我找到了。”大学生小陈竖起大拇指。
除此之外,安次公安分局还整合了高点监控、智能前端设备、无人机、街面巡逻车组、警用电动车等多种资源,实现治安防控从“主动脉”到“毛细血管”的全贯通。
数据显示,今年以来,安次区重点区域警情同比下降,街头纠纷现场调解率同比上升。这一降一升,守护的是百姓和城市的平安,带给群众的是实实在在的安全感。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表扬事项同比提升40%,也体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。
热门推荐









